“演出棒极了!但最触动我的还是演后谈时观众提出的问题与演员们诚恳又深刻的回答。能把这样一部内涵丰富,引人思考的演出引进中国绝非易事,这样的演出对于年轻观众来说真的意义非凡!祝贺方美昂!”
莉斯·施梅尔(Liz Schimel)
康泰纳仕中国
“在看《绝密》这部戏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了解到的关于美国司法系统的知识比过去三年在法学院研究案例时还要多。”
观众,2011年上海演出
法学院三年级学生

“若是没有乒乓策划的专业能力、对细节的专注以及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到中国巡演我们的作品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在各个环节中,方美昂无不展现出她的过人才华,她是一个可靠、直爽、和善、有趣、热情、富有智慧且值得托付的人,是一个真正的朋友。对于这次的巡演过程,我除了赞美还是赞美。 另外,‘乒乓’这个名字也特棒。”
马克·莫里斯(Mark Morris),艺术总监
马克·莫里斯舞团(Mark Morris Dance Group)
“方美昂的工作不止流于表面。她和她的团队对每一个项目都挖掘得很深,没有人比她和乒乓策划的团队更了解中国的表演艺术产业。乒乓的团队不但知道怎么在中国做事(这本身就已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他们还对正在发生的,从传统到先锋的各种艺术活动了如指掌。方美昂和她的致力于在中美两国与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艺术价之间建立真实、持久而且有力的联系。他们所秉承的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与多年来在中国不懈发展的广泛人脉使他们超越国界,建立了美好的合作关系,鼓励来自中美的艺术家们投身于文化交流的艰巨工作中。”
白灵芝(Liza Bielby),协同总监
The Hinterlands剧团(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

“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天赋和创意价值的想法,有一个学生甚至问我:‘我接受的教育没有让我学会创新与寻找自己的声音,你能告诉我自己怎样培养创新能力吗?’我们的谈话可以说是卓有成效。感谢乒乓策划的美国文化之旅项目,它为这些关于人生与创意的深刻对话提供了可能。”
王爱平(Abigail Washburn)
格莱美奖得主,班卓琴演奏艺术家,TED讲师

“乒乓策划制作了很多先锋意味十足的舞蹈演出,我们一直以来也试图将这样水准极高,极富思想和审美内涵的作品引进密歇根大学。方美昂女士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制作人,她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化大使,就像孔子学院一样。她不断与各国政府、机构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与艺术合作。没有她的专业水平与持久耐心,这些文化与艺术活动便无从谈起。”
林萃青(Joseph Lam),院长
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我与乒乓策划的合作经历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我在过程中得到了真正与人交往的机会。能够把自己的音乐带给新观众,与他们分享我的故事,让我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同时我也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与那里人们的观念。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大触动。”
卡拉·德里科夫·卡纳雷斯(Carla Dirlikov Canales)
女中音歌唱家

“能在中国演出,洛杉矶剧团(L.A. Theater Works)很大程度上要仰仗方美昂女士以及她的乒乓策划团队,他们致力于促进中西方艺术团队的往来交流,称得上是这个领域内的专家。方美昂女士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将近十年,无论是中国繁杂的审批手续,还是很多刚愎自用的从业者,她都能应对自如。她与中国文化部门的官僚打起交道来轻车熟路,而最重要的是,在路障突然出现时,她心里清楚该找谁。”
《纽约时报》,2011年12月3日
今晚可以说是一次改变人心的体验,对于我的中国团队来说,能够看到这样一部演出,体会到剧中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是难能可贵的。谢谢乒乓策划!
麦克·维欧莱特(Mike Violette)
华兴顿科技(Washington Laboratories, Ltd)

“方美昂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制作人,没有人能比得上她对中国演艺行业细致入微的理解。阿尔文·艾利美国舞蹈剧团近年的两次来华巡演都与方美昂女士紧密合作,她在包括物流、翻译等方方面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帮助。”
凯尔文·亨特(Calvin Hunt),总经理
阿尔文·艾利美国舞蹈剧团(Alvin Ailey American Dance Theater)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你对有利于全人类的精神与社会信息的那种认识与专注。没有什么比艺术与音乐更能抚慰灵魂,疗救心灵了。”
沙洛姆·艾拉提(Shalom Eilati),作家,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
《穿越河流》
“我刚刚读了《纽约时报》上关于一个纽约女人让她的亚裔邻居滚回自己国家的报道,我意识到你所做的工作是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
杰西·李(Jessie Lee)
高盛集团,清华大学
“Alison,你所做的一切都让人叹服。我刚刚看了你在芝加哥大学与保尔森基金会做的演讲,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中国领导层与官僚群体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使我们在平常的新闻报道、政治经济评论中看不到的,但它们对真正了解中国又极其关键。谢谢你跟我分享。”
理查德·米兹拉克(Richard Mizrack)
律师
“在我上一次中国之行里, 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和西方人打交道。这一次截然不同,因为这次我基本上是全程都在为中国观众表演,和他们交谈互动。我在中国文化上的收获远大于上一次,人们对我的生活与文化有着极大的好奇,这让我很吃惊。看到人们在跳起美国的方块舞,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快乐,让我既惊讶,又开心。”
迈克尔·伊斯梅里奥(Michael Ismerio)
美国民谣小提琴演奏家
“我们每次离开一座城市,都感觉好像与那座城市,以及城市里的学生相识已久。我到现在还和那时候遇到的很多人保持联系。认识他们对我来说真是美好温暖的记忆!我的第一次中国之行特别开心,我都等不及要再回来了。”
贾斯汀·斯奈德(Justin Snyder)
钢琴演奏家
“这个项目让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留下了很多美好记忆。我们感到很有幸体验了在中国很难见到的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前来演出的纳瓦霍表演者们启发了我的学生们,让他们提出许多问题并加以讨论。”
珍妮·塔琳(Jenny Tarlin),主任
上海理工大学美国文化中心
“感谢你对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项事业将会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在两个大国之间形成强有力的纽带。”
雷德(Clark T. Randt, Jr.),美国驻华大使
美国驻北京领事馆

“乒乓策划总能毫不费力地克服重重障碍,所开展的每一个项目也都开花结果。乒乓策划的团队集诚信、经验、技巧于一身,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演艺行业的领军者与理想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中美踢踏舞艺术家交流活动留下许多愉快记忆,我也期待着与乒乓策划的下一次合作。”
雷恩·亚历山大(Lane Alexander),创始人兼总监
芝加哥人体律动艺术团(Chicago Human Rhythm Project)

“方美昂不仅仅是一个能量充沛、积极向上、知识丰富的人,她还对复杂的中国艺术领域了如指掌。在我2007年认识方美昂以来,她凭借自己的洞察力与专业素养为我提供了关于许许多多中国艺术机构的信息。也正是在她的帮助之下,我们才成功地把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野草》搬上舞台。同时,方美昂也在积极促成包括乐山芭蕾舞团与上海京剧院等中国团体未来在我们剧院的演出。她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工作者,一名不可多得的合作者,她在中国艺术界游刃有余的能力也无人可及。如果你真想接触了解当代中国极其复杂的艺术领域,那么方美昂就是你的不二人选。
迈克尔·提克尼斯(Michael Tiknis),总裁兼总经理
哈里斯音乐舞蹈剧院(Harris Theater for Music and Dance)
“乒乓策划不仅一手打造了中国最成功的,最具过境影响力的先锋表演团体,而且在这个团体的发展、制作、管理、营销方面都功不可没。”
亚太表演艺术三年展(AsiaTOPA)
澳大利亚墨尔本

"不知圈友们是否还认得这位大叔,当年的英俊小生,当年的那部电影!他更喜欢被人提及的是舞台表演,之前的仲夏夜之梦,到这次的意大利即兴喜剧自由之路。作为没啥文艺细胞的我,作为脑残粉开始追星,即便看不懂也要看,到坐在剧场,13位演员和角色讲了能听得懂的故事,幻化而接地气的台词,会心一笑,而台词又引人思考,自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不再照着台本演出?表演后的交流也让人知道了台前幕后,包括剧团与美国当地监狱的合作和吸收相关人员参演等等,令人肃然起敬!也有人要得了拥抱,也讲到了刚结束的美国大选,会持续为包容奋斗,打开不一样的世界,很好的洗涤,感谢朋友的介绍,也感谢组织者带来这么棒的剧目!"
上海大观舞台观众微信分享
2016年11月12日蒂姆罗宾斯导演《自由之路》演后谈
“你真是一个能抓住听众的演讲者,人们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仔细聆听。你的演讲从介绍中国表演艺术的历史开始,接着十分到位地分析了这个领域的现状。结束后有一名观众对我说:‘这才是一个真正能鼓舞人心的演讲者,她的话让我现在就想动起来,做点什么。’”
拉迪卡·贾哈(Radhika Jha)
卢森堡驻北京领事馆 北京国际协会(Beij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你所做的让人叹为观止。”
塞利格·萨克斯(Selig Sacks)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