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 out the full 时代周报 article at this link.
一个美国丽人,身穿中国大花旗袍,她跟我们分享的不仅是视觉的美。她就是方美昂,以中美文化交流大使的身份作客广州,开讲中国现代舞,吸引了满座的中国舞者。她说,艺术不分东西。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是对自我的发声,对个性的追求,使她向往现代舞,因为现代舞追求最自由的身体。
10年前,她曾来中国考察现代舞,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对中国的现代舞着迷。10年后,“不要看不懂:如何欣赏和理解现代舞”的讲座在中国举行。方美昂以流利的中文诉说着她对中西现代舞艺术史的理解和对中国源远流长的艺术史的着迷。(文/张淳 刘婷)
现代舞是“哈姆雷特” 千人千解讲座上,方美昂着装优雅,却偶尔也会摆几个搞怪的现代舞姿势,幽默夸张引得台下笑声不断。她接受采访时说,“很多人认为文化交流大使应该是严肃的,正经的,但是我觉得幽默、充满活力的人才能架起文化交流的大桥,这样才能走进异国朋友的心中。”她笑着说,“其实我很喜欢自由,也喜欢交朋友,在我的朋友圈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性格迥异的人,接触这些朋友,可以跟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从新的角度去感知这个世界。”
她不仅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当任过主持人,还被著名音乐家谭盾相中,担任了一年经理人。在谭盾工作室,她见识了交响乐团和戏剧与舞蹈团迥然不同的工作氛围。“他们排练严格按照时间表,多一分钟都不行”,她说,谭盾是她很佩服的音乐家,“因为他已经达到一种艺术和生活、工作合而为一的状态。”
方美昂喜欢主动思考,她不赞同人们为艺术而艺术,为了故作深沉而到剧场观看现代舞,她说,“现代舞在中国发展得很不错,创作手法不断推陈出新。人们从一开始对现代舞的排斥,慢慢转变为接受和欣赏。但是,由于现代舞这一艺术形式的特殊,也导致了人们对现代舞只知其名,不知其内涵。”为此,方美昂分享了她个人的观点,“在欣赏现代舞蹈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思维和感受,多问问‘Why not?为什么不呢?’,比如说,在舞台上,导演为什么选择这首背景音乐,而不是另一首呢?”方美昂解释说,其实现代舞就像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对现代舞的解读,所以将自己融入到现代舞蹈中,你才能拥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否则只能是雾里看花,越看越迷糊。
探索东方文化 从中文到舞蹈爱好广泛的方美昂不仅喜欢研究中国现代舞,还很喜欢中国的文学史。“在美国读书的时候,觉得中文跟英文是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语言,所以当时很想挑战一下自己,就选择了学习中文的课程,”方美昂说。那时她便开始接触到中国的文学史、话剧、表演艺术的领域,从而在更深的思想层面上感受与美国文化不一样的中国文化。
开始步入中国现代舞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机遇。方美昂说,“当时在北京的CNN当实习记者,一次采访让我接触到了北京现代舞蹈团。在团队里和演员们一起上课,一起排练,重新找回了现代舞的感觉,同时开始对北京现代舞团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比如说,北京有多少个舞蹈团队?发展的情况?都是我很想深入了解的文化史”。后来回到美国布朗大学,方美昂获富布莱特奖学金的资助来到北京,研究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十年后的今天,她不仅在中国和海外教授中国现代舞的历史,甚至成立了一个乒乓策划团队,作为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平台,促进相互了解,在艺术文化上都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和学习。
展望中国现代舞的未来,方美昂给予很高的寄望:“美国的现代舞发展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约有500多种;中国的舞蹈风格和肢体语言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在未来几年会发展得很不错。”她同时鼓励了中国现代舞的爱好者和学习者,“如果你选择了你自己热爱的现代舞,请跳下去,它会是一道绚丽的人生风景!”